荷兰正在加强与安世半导体的竞争,意图彻底排除中国投资。 AExperia中国立即发文,直接划出了红线,切断了荷兰总部的指令。但他们没有想到,中国的反击让包括荷兰在内的整个欧洲措手不及,并引发了欧洲内部的剧烈反应。 (荷兰总部强行屏蔽该系统在中国的权限)2025年10月18日,有关闻泰技术的报道再次泛滥。对于安世半导体中国员工来说,坏消息传来。中国团队访问Nexperia总部的账户和系统权限已被封锁和关闭。随后,10月19日,Nexperia中国运营部发表声明,直接驳斥了来自荷兰总部的远程电子邮件。 (安世中国10月19日发文澄清事实)这次争议的起因再次是10月16日,安世半导体中国员工突然收到一封来自荷兰总部和安世半导体法务总监的电子邮件。在这封电子邮件中,荷兰总部单方面更改了公司的一些内部规章制度,同时为首席执行官的未经授权的更改进行了辩护。继安世中国19日发表声明后,共披露了三个事实。首先,Nexperia是一家真正的中国公司。其次,安世中国非常严肃地指出,如果直接从公司外部传来未经公司内部批准的指令,即使是内部电子邮件,员工也可能会拒绝直接执行。事实上,声明还非常微妙地指出,中国可能会完全拒绝承认荷兰单方面更换CEO。最后,安联中国的邮件强调,其中国当地地点的工资完全由中国境内的实体支付,与其总部没有联系。是在荷兰。大约在同一时间,欧洲16家主要汽车公司发表了欧洲汽车工业协会ACEA的声明,警告“必须立即解决欧洲汽车芯片短缺的问题”。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关于芯片短缺问题的声明)。关键因素之一是对受中国出口管制法规严格控制的电气和分立器件的需求量很大。原因是,10月4日,中国商务部向Nexperia发出产品出口管制通知,对Nexperia所有成品芯片和分立元件实施出口管制。与此同时,向中国境外客户跨境供应工艺配方、设计和测试程序等“生产资源”受到限制。由于这一严令,欧洲车企立即陷入“缺芯”困境,直接导致欧洲车企陷入“缺芯”困境。智能汽车时代面临结构性供应链危机。然而,这场危机并不是因为美国高端AI芯片短缺,而是因为成熟芯片、电源和分立器件种类繁多、种类繁多。虽然您可以数一数整辆车所使用的高端芯片,但所需的不同分立元件的数量可能达到数百甚至数千。因此,这也反映出荷兰为何有兴趣“收回”已售出的Neexperia。您还可以解释欧洲汽车公司的实力和个人表现。对于此事犹豫不决的原因。该公司拥有制造芯片设备的主要光刻公司ASML,但其在欧洲半导体制造中的份额目前已降至10%左右。而就下一代7nm以下工艺芯片的产能而言,欧洲几乎是空的。对于大于7nm的成熟芯片,生产规模欧洲还不够大。相当于只制造芯片设备,但对于大规模芯片制造来说能力较弱。汽车制造业是欧洲的重点行业,严重依赖广泛且价格波动较大的大批量零部件供应链。如果这条供应链被破坏,欧洲汽车工业将立即遭受重大打击。但对欧洲来说更痛苦的是,全球芯片代工厂分配给汽车级芯片的产能非常少,长期不足3%。因为没有人愿意涉足这一类芯片。主要原因是成熟芯片的利润较低。与手机、电脑等消费类芯片相比,在效益上并无优势。没有成功。因此,当中国刚开始发展芯片代工业务时,全球成熟的汽车级芯片产能就逐渐集中起来。由于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优势,进入中国。其中,Nexperia在中国拥有两大生产基地,就体现了这一现象。 Nexperia 目前在中国有两个主要基地:位于东莞的封装和测试基地以及位于上海的 ob 工厂。荷兰强行控制了Nexperia总部,没收了其研发中心和核心技术,但荷兰万万没有想到,Nexperia在中国的生产基地会对欧洲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Nexperia上海工厂主要生产12英寸晶圆。将于2023年建成,原设计年产能约40万件。这些晶圆主要用于制造汽车级MOSFET产品,涵盖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服务器、机器人等领域。 Nexperia在东莞的检测和封装工厂在欧洲乃至全球都是重中之重。 (安世半导体产品拍卖场)这是安世半导体在全球建设的三大测试和封装场之一。除了生产模拟、逻辑器件和功率MOSFET外,它也是全球最大的小信号元件生产基地。 Nexperia 位于东莞的测试和封装工厂非常重要,其荷兰总部正在通过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其他地方的工厂实现其在中国的生产能力多元化。坦率地说,此举旨在降低单一市场风险,也体现了荷兰总部长期以来为减少对中国资本依赖所做的努力。总体而言,中国目前对 Nexperia 出口的限制令欧洲汽车公司感到震惊。荷兰单方面查封其中国子公司的举动遭到全球舆论的强烈反对。欧洲车企通过汽车工业协会表达的激烈反应,体现了厂商的担忧。洞。
特别提示:以上内容(包括图片、视频,如有)由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提供。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请注意:以上内容(含图片)、资源及视频(如有)均由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网易号为社交媒体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安联中国削减了其权力,发表了严厉的声明,并拒绝了荷兰总部的指示。欧洲车企忧心忡忡
2025-10-20
